[OL][吴传] 三国杀武将列传 深得主心之诸葛瑾

发布时间:2015-12-17 10:29:07

斯人名字,一族由来

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三国志 · 蜀书 · 诸葛亮传》

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

——《吴书》

诸葛瑾,字子瑜。东吴大将军,同时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大哥。在群星灿烂的三国时代,诸葛瑾实在算不得非常知名,他之所以在当时能以龙虎犬并称(三国时期,诸葛亮与长兄诸葛瑾、从弟诸葛诞分事于蜀、吴、魏三国,时人以“一门三方为冠盖,天下荣之”论之,且时人认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真可谓一则历史佳话),而到了后世还有一席之地,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一个名贯古今中外的弟弟诸葛亮。究其生平,诸葛瑾的闪光点确实不多,甚至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或者更准确来说是不受推崇英雄主义的人所喜爱,然而,诸葛瑾能在东吴政坛扶摇直上,然后屹立不倒,这和孙权的用人风格不无关系,但诸葛瑾个人的政治能力也是起到主要作用。

这里关于诸葛氏,裴松之在《三国志 · 诸葛瑾传》补充了一些内容,按照《吴书》的说法,诸葛氏其实就是葛氏,由琅琊郡迁至阳都郡,而阳都人本身的葛氏就被人称呼为诸葛氏,以示区分,改了姓的葛氏却也觉得合用,于是就传宗接代,成了诸葛瑾兄弟的祖先了。而《风俗通》则说诸葛瑾兄弟的祖先是陈胜的下属,有功劳却被陈胜杀死,由汉文帝追录其功,将他的几个后人封了好几个县侯,并称为“诸”葛,因此最终姓诸葛。无论那个说法,都是说诸葛氏其实是由葛氏转变过来的。关于名字,诸葛瑾与同僚周瑜在名字上有着惊人的巧合,诸葛瑾的名被周瑜用作其中一个字,诸葛瑾的其中一个字也被周瑜用作名,虽然诸葛瑾的长相、能力和事功与周瑜相比也差得太远了。

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官任泰山郡的郡丞,郡丞这个职位不大也不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为名门之后的诸葛氏算是没落了,但对于一般平民还是很有优势的,鉴于卖草鞋的刘备也能拜卢植为师,那么诸葛瑾也是足够盘缠去游学京师,这时诸葛瑾专攻《尚书》、《毛诗》还有左丘明的《春秋》,后因事母丧而回家。诸葛珪有个继妻,诸葛瑾也事她至孝,汉代看重孝道,诸葛瑾名声已由此开始。后来诸葛珪也死了,而弟弟诸葛玄则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受袁术任命为豫章郡的太守,于是次子诸葛亮和三子诸葛均就随同叔父诸葛玄前往豫章郡,而诸葛瑾则与其继母却没有一同前往,原因不明,至此,诸葛瑾和诸葛亮这一对兄弟就正式分道扬镳,直至日后分别当上了吴蜀重要官僚才得以稍微见面。诸葛瑾什么时候南下江东,史书虽然没有明说,但从其日后解救殷模巧劝孙权的话语中提到的“本州倾覆……归圣化”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瑾应该是在193-195年时就离开徐州的,因为这段时间正好是曹操和陶谦两次决战徐州的时候,而第二次曹陶徐州之战更是因为曹操借口报父仇对徐州进行大屠杀,直杀至“泗水为之不流”,诸葛瑾对孙权说的应该就是此事。退一万步来说,诸葛瑾携同继母比诸葛亮先离开徐州,也是能说得通的,由于有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也不存在弃弟不顾的说法,甚至可以猜想继母的主意和诸葛玄的任职方向有分歧也说不定。所以,诸葛瑾离开徐州或早或晚于诸葛亮,但应该在195年之前。

巧谏孙权,深得主心

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微见风彩,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舍而及他,徐复讬事造端,以物类相求,於是权意往往而释。

——《三国志 · 诸葛瑾传》

瑾与殷模等遭本州倾覆,生类殄尽。弃坟墓,携老弱,披草莱,归圣化,在流隶之中,蒙生成之福,不能躬相督厉,陈答万一,至令模孤负恩惠,自陷罪戾。臣谢过不暇,诚不敢有言。

——诸葛瑾

到了江东之后,虽然战乱少了,但诸葛瑾的生活是比较清苦的,因为几年间诸葛瑾都是平民身份,并没有任何江东势力聘请他出仕,而他还要仕奉继母,生活压力是挺大的。而且我们从《三国志·步骘传》也可以看到,与诸葛瑾同样是淮泗一带的人渡江过去避乱的步骘和卫旌就因为穷得没饭开而遭到羞辱,可见当时从淮泗那边去的人也不是个个像周瑜、鲁肃和张昭那般家底厚或者一开始就是受孙策礼聘的,也有像诸葛瑾和步骘之类的先熬过一段穷苦才否极泰来。

大约过了五年,孙权继位,他的姐婿弘咨在一次偶然的见面,或许是已经听到了诸葛瑾的一些名声,便向孙权举荐,于是诸葛瑾便从此开启了他在东吴的漫长仕途。这里和《三国演义》略有不同,可能是因为弘咨这个人名不见经传,罗贯中索性忽略他,便让同时期为孙权所征用的鲁肃所推荐。诸葛瑾做了孙权宾客一段时间便任职讨虏将军的长史,讨虏将军就是孙权当时的职务,长史是将军府的属官,张昭这个时候也是任这个职务,可见孙权在较短时间内已确认诸葛瑾的能力,并给予高度的信任。

三国君主都是一世人杰,脾气肯定有,但孙权的脾气似乎比刘备和曹操都要大,一旦决定了或者说发火了,特别难谏,《三国志》的东吴部分有多处这样的记录,显然孙权比起刘曹,是最不能听下忠言,而且谏臣还会受牵连,所以孙权身边也有一班能够以巧妙的方法、圆滑的言辞使孙权慢慢回心转意的谏臣,顾雍、诸葛瑾等就属于这类官员。诸葛瑾在劝谏孙权时,不会像张昭这类大臣心急直谏,而是点到为止,以恭敬的措词,稍微表示对哪种意见的倾向,若仍然无法说服孙权,诸葛瑾便会暂时放弃正在讨论的内容,转换话题,然后借其他事物逐渐将话题引回去,并举出同类事物或者道理,作出类比,逐渐使孙权回心转意,听从忠言。这是需要多么高超的口才技巧!虽然,这样本身是孙权的不足,方之刘曹,岂有如此之理?作为三足鼎立、争战国家的英雄,却难听直谏之言,毕竟要么就是像唐代魏征这样的既忠且直,要么就是只会圆滑奉承的奸臣,能有诸葛瑾这样又忠又能劝服君主的大臣是不多的,而且即使有,毕竟术业有专攻,就像诸葛瑾,他虽然如上述般两样都能做到,却在处理其他实际事务上有所欠缺,毕竟像蜀汉法正这类的全面谋臣是稀有的。虽然如此,能得到诸葛瑾这样的谋臣,也是孙权极大的福气了。而孙权也显然是明白人,很多事情都会咨询诸葛瑾。《三国杀》中诸葛瑾的第一个技能【缓释】,就是典出于此,意思就是诸葛瑾会用巧妙的方法劝谏君主,使已在盛怒甚至暴走状态下的君主得以放松舒缓下来。

史书上记载诸葛瑾对君主是多次发动了【缓释】,比较典型的是孙权对于元老级大臣朱治是心怀怨恨(本来朱治就是举孙权为孝廉的人,孙权为何生他气就不得而知了),却因朱治地位崇高,孙权无法责备他而生闷气。诸葛瑾猜到君主的心思,却又不敢明说,便在孙权身前作书,采用将心比心的方法论事,完成后呈上去给孙权,具体内容史书没有载上,但孙权看完之后就气消,不再讨厌朱治了。另外又有同乡殷模得罪了孙权,被治罪,大臣们想救他,都提出治以轻罪,孙权当然不同意,便和大臣们争论起来,却见到诸葛瑾不说话,便问他。诸葛瑾便说出当时与殷模的经历相同,徐州如何惨淡,来江东避难是如何的艰难,孙权起用他们是如何的恩德,而自己还不能纠正殷模的过错,使孙权生气,自己有错还来不及认,怎么还敢说其他(比如为殷模求情之类的话等)。这样的话,孙权就受用了,立即赦免了殷模。

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游戏批准文号:京新出音 [2010] 235号

出版单位:杭州边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码 :[浙B2-20160108]

浙公网安备:33010502005081号

版权所有:杭州游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杭州市滨江区创业启梦空间

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 9:30-17:30

适龄提示:12岁以上使用 家长监督